繼城邦集團三十多家出版社撤出金石堂後,又有兩百家出版社跟進,出版社與連鎖書店間存在無法解決的財務問題,已經很多年了,嚴重到影響了出版模式出版和生態,但是出版社與書店畢竟是共同生命體,我很懷疑金石堂能解決這個龐大的付款問題,而出版社打算抵制金石堂到幾時呢?

至於對讀者而言,在金石堂找不到自己要的書,有什麼影響?

老實說,在金石堂本來就常常找不到自己要的書。

我這不盡然是針對金石堂;金石堂的屬性,鋪書以市場性的暢銷書居多,除了「我的書房」文學書店,人文方面深度的書本來就比較少,但是即使是誠品書店,仍然不見得就都找得到自己要找的書。隨便舉我最近的經驗,我要找的三本書都找不到,波特萊爾的《惡之華》、瑪麗‧達里厄斯克的《小姐變成豬》、尼克宏比的《失戀排行榜》。其實我已經漸漸習慣了找什麼書都找不到的情形,但多少還是有一點吃驚,《惡之華》應該是長賣的書,好吧,也許它稍微冷一點,但是另外兩本是很通俗,知名度也不低的書。至於托爾斯泰的作品,沒有一家書店有完整的。

在書店比較容易找到的是新出版的書,舊書你就別抱太大指望。但即使是新書,也得看是什麼書。台灣的出版量一年四萬種,平均一天一百多種,怎麼可能全塞進書店?一家書店才多大?更不要說擺新書的平台才多大?很多新書往往出版一個月後才擠上平台,而這還只是汪洋一瓢的幸運者,更多無以計數的書上不去,事實上,別說是新書平台,有些書連書店的倉庫都進不去。出版社的朋友告訴我,常常新書送到書店,一個月以後書店通知賣不出去退書,出版社來領的時候,發現根本沒拆封。

那麼在書店找不到自己要找的書,該去哪裡找?答案是在網路上。網路書店剛開始在台灣經營地很辛苦,但是逐漸上軌道起來了,透過網路書店買書的人越來越多。這原先是出乎我意料的事。我始終不相信在台灣這麼小的地方,能把類似郵購這種東西做得成功。

我第一次接觸郵購書籍,是小時候父親替我買讀者文摘的精裝書,實在很貴,但是我好喜歡那些書,有關於歷史上的奇聞啊、天文學的奧秘等等,印刷得又漂亮,當時在外面買不到這樣的書。至於我第一次購買進軍台灣的外國郵購公司產品,大概是十幾年前,美國的Freeman,它連型錄都要賣錢,一本500元,相當貴,但是因為商品款式簡單卻時髦,價格便宜,最重要的是,我因為身高的關係,普通的長褲、鞋子不容易買到適合的,所以外國女人的尺碼對我來說就很方便,Freeman的商品我買過好幾季,仍舊深深覺得沒有先看到實品的東西買起來很冒險。這就是我一直覺得郵購、網購在台灣行不通的理由,如果三五步就可以到商店裡看到實品,付帳立刻就取貨,幹嘛買那些只看到照片的東西,還要等上好幾天,退貨又麻煩?然而事實證明,郵購和網購在台灣是做起來了,並非像美國那樣因為地方太大人們圖個方便,而是另有原因。

台灣雖小,且應有盡有,怪的是,你就是要上網才找得到自己要的東西。台灣就是因為小,市場也小,市場太小以致於養不起多元化的商品,商品全部都迎合最大數量的群眾口味,變得選擇性越來越小。(好比電視節目,轉來轉去只有四大寇,就算只是徒個娛樂,YouTube都好看多了。)和實體商店相較,網路上的賣家無窮盡,你可以任意去找你要的東西,而網路商店可以在買家訂購以後才進貨,這些都比實體商店的負擔要小。

回到書店上頭,我喜歡書店,喜歡逛書店,逛書店是最快樂的事情之一,我不能說書店不能滿足我,畢竟書店的陳列再少,裡頭我不想看的垃圾書佔據的比例再大,我可以看可以買的書還是很多,我不能自負到說一家書店裡沒有任何一本書值得我看值得我買。但回到先前說的書店的問題,如果我是抱著某種目的來書店的:1.我要找某幾本舊書。2.我想看有哪些新書。其中1.我已經說了,找不到的可能越來越高。至於2.新書下架速度很快,錯過的可能很高,你絕對不能說那些被錯過的書不值得看,大錯特錯,我的經驗裡,有無數很棒的好書下架了而我不知道。所以在大環境逐漸改變的過程,我的買書看書習慣也改變了,買書習慣的改變也將帶動我「在哪裡買書」的改變。

我不再買那麼多書,我家每一個房間都已經塞滿了書,因為家裡再也放不下,只好把書裝進塑膠密封箱,一箱一箱放在院子裡,連床底下也放著一箱一箱裝書的紙箱。而要找一本書的時候,從中取出來非常麻煩,我還得記得哪本書在哪裡,偏偏我是記憶力奇差的人。

我不再隨便受新書誘惑,相反的,對書的資訊比較重視,也就是說,我要記住有哪些書的存在跟出現,而在必要的時候把它找來。(當然,也有許多時候我只知道我需要某方面的書籍,或者某作者的名字,上網查閱以後才曉得有哪些相關的書籍存在。)這使我想到出版和書店未來生態的可能。我認為出版社將更依賴網路購書,網路書店已經有了完善的物流、金流架構,書店不需要自己去經營這個,因此購書流程還是在網路書店,但是書店應該提供更多的書籍資訊,並且更主動。以我的例子來說,如先前提的我可能某些時間不逛書店那麼勤,所以新書資訊,我得仰賴出版社,事實正是如此,有些出版社會每月寄書訊給我,我對於這個月有哪些新書,常來自這些書訊。但是書本就跟鞋子一樣,不能靠描述來買,非得翻閱內容不可,能夠試用再買的商品是最好,但書本是文字產品,這是最方便的了,我建議出版社的網站提供每本新書的目錄以及摘錄內容,圖文書則以能呈現書本的部份版型為最好。

就如許多人說的,實體書店帶給人的美好感覺、美好經驗,是無可取代的,逛書店是一種享受,逛書店而手癢實在忍不住買了書,這都是極令人愉悅的,我絕不否認,且絕不願意看見也不相信實體書店可能消失,但無論出版社和書店都得重新找到生存之道。

>>>>2007/8/10 《熱天午後》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ncere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