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中時記者丁文玲報導,繼城邦集團旗下約三十家出版社的書在金石堂書店消失後,「包括正中、聯經、立緒、寶瓶、文經社、聯合文學、女書文化等近兩百家出版社的書,也暫停對金石堂供書。」供應商連手抵制通路商,這在出版產業上是史無前例的大事。

  圖書產業和所有其他產業一樣,上下游廠商間的交易折扣上基本上是處於零合狀態,折扣降一分,書店就多一分毛利,出版社就減一分收入。但在正常情況下,雙方都明白沒有對方的支持,最後的營業產值不會實現,因此彼此會走向雙贏,共存共榮。

  然而一旦產業環境劣化,供給大於需求,市場均衡失守,通路開始發現他們憑空擁有了夢寐以求的地位,不純是因為他們經營成功,而是因為供需失衡而讓他們占有了買方市場的優勢。通路為王現象不只在百貨、量販、便利店發生,同樣也在圖書業出現。

  我們看通路力量最強的產業裡,通路對上游供貨商幾乎是予取予求的,上架費、物流費、廣宣費、改裝費、責任業績、抽成保證,供應商幾乎沒有談判餘地,愛來不來,你不同意的話,多的是別人搶著接受我的不平等條約。

  市場優勢實在太好用,書店業者根本不可能為了維護產業和諧,而放著威力強大的武器不用。所以這些年來,連鎖書店進貨折扣逐年下降,延帳情況常年上升,各種變相殺折扣的名目如物流費、特展折讓、文宣費、大量進貨退趴等,不斷推陳出新。演變的最高峰,則是「銷結制」的誕生。書有賣才結帳的「銷結」制度(相對於傳統進貨減退貨的「月結」制),確實是書店業者「善用」市場優勢的威力武器。這個制度深深擊中產業上下游的要害關鍵。

  如果銷結制全面施行,所有書店門市的存貨成本,將全數轉嫁由出版社承擔。書店將不花一分一毫,就可以坐擁全店存貨,大做無本生意。還不止於此,本月售出,現金入袋,月底對帳,次月開票,票期三個月到六個月。書店可以盡享所有現金實利的好處。

  生意做到這種程度,簡直是占盡所有便宜了。然而市場地位如此不均衡,多年來上游出版業者始終敢怒不敢言,換得通路步步進逼,最後的結果就是產業鏈終於在最脆弱的地方繃斷,這是上個月凌域停業事件的結構原因。繼之而來,十六家經銷商的聯手抵制,則是長年積怨之下的反應。一個出版產業的內部風暴,終於成形。

  出版產業一向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佼佼者,然而經由一次跳票事件,竟然引發了業內少見的聯合暫停供貨,可見上下游的交易關係的不良,已經到何等嚴重的程度了(不然業者不會用自己的營收來搏命演出)。對讀者而言,這件事情的影響可能不是很嚴重,一個地方買不到書,換一家書店就是;但對產業而言,這件事的爆發卻可以是影響深遠的大事。

  通路即使占有優勢地位,也不應該濫用力量,對供應商施加不平等的交易條件。過去這個概念可能只是表面文章,不需當真,現在則是所有經營者必須念茲在茲、奉行不逾的信條。因為太強勢的不平等交易,最終是會反噬自身的。這一次業內上下游每個環節的主事者都應該真正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不是一家兩家的經營問題,而是供需雙方是不是真正視對方為互利共榮的合作夥伴。

  如果產銷秩序可以因為這次事件而獲得導正,那麼這個風暴就有了代價。在出版環境面臨巨變的此刻,包括數位衝擊、人口結構衝擊、簡繁體競爭等問題,在在都需要全體業者投注心力,研擬肆應之道,我們根本沒有權利自我內耗。

  (作者為「老貓學出版」網站站長)

>>>>2007/8/9 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ckyreading 的頭像
    jackyreading

    佳文共享

    sincere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