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網路上流傳著一個笑話:「據說草山行館被燒毀的那晚,許多國民黨的大老都夢到蔣介石對他們說:『X的!走了三十幾年,竟然沒人燒一棟像樣的行館給我!不過今天終於收到了,而且還是完完整整的草山行館!俺真是太高興了!』」

    延續著上述笑話,當民進黨政府要把中正紀念堂改名掛牌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時,如果蔣介石地下有知,應該也會十分「欣慰」吧?想不到從黨外時期一路為追求民主而「反蔣」的民進黨,竟然會把「蔣介石」與「民主」這兩個毫不相干的名詞擺放在一塊兒──這下子老蔣在天之靈,豈不「面子」(民主)、「裡子」(草山行館)都有了!

    讓我們先來釐清一件事:大凡已經消失、走進歷史的人事物才會被人拿來作為紀念。難道台灣的「民主」已經被正式宣告走入歷史,而來到了需要被「紀念」的階段了嗎?如果不是,那麼「台灣民主紀念館」之名所謂何來?如果我們對於一個「虛構偉人」被莫名其妙地歌功頌德感到厭惡;那麼對於動輒將屬於全民的民主成就,一再被少數政客拿來向我們「邀功」,一定也會感到十分厭煩吧?

    如果民進黨政府考量的是「轉型正義」的面向──作為一個被許多人民認為是獨裁者、壓迫者的卸任元首,政府當局當然不能繼續再以國家資源來「供養」這一切,而在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的前提下,其實「改名」可能算是相對經濟(例如拆除或改建)的方式了,只是就算要改名也不能如此「便宜行事」吧?

    即使不改名,民主自由的社會自有它認知的演化或機制:早在上個世紀八○年代末的「學運世代」,當中正紀念堂被學生們稱作「中正廟」(騎著五十CC機車的「小蜜蜂」們,則拿著噴漆在雪白的牌樓噴上各種抗議標語)時,該建物的「神聖性」就已隨著民主浪潮的鋪天蓋地而逐漸消逝了;到了本世紀初的「網路世代」,當一張張在中正堂「裸體自拍」的照片廣泛地在網路流傳(並成為一種「流行文化」)時,它屬於歷史建物的「嚴肅性」(不管是一種誤解還是感懷)更是蕩然無存,還會對該建物跟「偉人」聯想在一起的,恐怕只剩下少數蔣家後人和國外觀光客了!

    而就政客們的政治操作而言,作為一個議題,中正堂的正名與否的重點,其實並不在於它的「硬體」(圍牆、招牌)或「軟體」(名稱、內容),藍綠政客們所看重並準備收割的,則毋寧是敵我兩陣營的「反應」:民進黨希望看到的是,當國民黨作出各種抵抗時,它所呈現的正是一種擁抱獨裁者的封建心態;而國民黨則希望藉著抵抗的大動作,一則凸顯執政黨不努力拚經濟的「不務正業」,二則企圖凝聚泛藍「同仇敵愾」的向心力──至於該建築物的軟硬體本身所代表的文化意涵,在那些精於政治算計的政客們心目中,可以想見實屬「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虛空了!

    「民主」除了作為一種政治制度外,更重要的它還是一種「活生生」的生活方式──至少它還沒遠離我們到需要到被「紀念」的地步吧?不論是在廣場上打拳跳土風舞的市民、簷廊下練街舞的青少年、抑或是坐在台階上依偎在一起的情侶們,他們可不見得對蔣介石有什麼深刻的懷念或仇恨,他們也不盡然對政治制度有什麼強烈的主張;然而,作為一種社會型態與生活方式,他們的怡然自得,不正是這個國家的「民主」的一種強而有力的說明嗎?

>>>>2007/5/20 中國時報 民意論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ckyreading 的頭像
    jackyreading

    佳文共享

    sincere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