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人:林良(作家.前國語日報社董事長) 張鈞甯(演員) 前任國語日報社董事長、屢獲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的林良,最膾炙人口的散文集《小太陽》,以流暢的文字、詼諧幽默的筆觸,栩栩如生刻畫小家庭瑣事中耐人尋味的幸福。《小太陽》暢銷文壇,長銷不墬,是大人或少年都津津樂讀的經典著作。
張鈞甯是近幾年演藝圈少數的高學歷演員,嗜好閱讀,出身書香世家,母親是知名童書作家,與林良老師是舊識。兩位與「童書」都有很深的淵源,這場對談便是以此為基礎,從小時候的讀書經驗聊起,談「閱讀的啟蒙與想像」。
童年的閱讀啟蒙
林良(以下簡稱林):小學低年級時,禮拜三下午不上課,父親會親自騎著腳踏車帶我去逛書店,最常去的是當時很紅的「商務印書館」。進了書店,父親去看他的書,我看我的書,選好了書約好在結帳櫃台等,付了錢就騎著車回家,有時他心情好,那頓中餐就在外面吃,所以我對逛書店很有興趣。高年級之後我自己逛書店,學會了一個祕訣:「雖然是小孩,但是表情要老神在在。」這樣看書就不會受干擾。
後來,上海有名的「兒童書局」在廈門開了分店,開張那天我馬上跑進去,拿起一本新書《苦兒努力記》正要看,門市經理就來拍拍我的肩膀說:「你跟我來。」然後把我帶到一個小房間,裡面有三、四張桌子,桌上擺著乾淨的茶杯和開水,他幫我倒了一杯開水,把《苦兒努力記》放在桌上,說:「你好好看。」到天黑時我要回家,他還說:「明天再來看。」這是我逛書店記憶最深的一次:孩子也可以受接待的書店。
張鈞甯(以下簡稱張):小時候我不愛看書,還鬧過一個笑話:有一次我聽見姊姊跟我媽說我都不看書,我馬上生氣地跳出來否認:我有啊!姊姊說:「那妳看了什麼?」我記得她桌上有一本書,我快速掃過標題,就憑印象大聲說:「憤怒的蘿蔔!」後來被她們笑了很久,那本書其實叫《憤怒的葡萄》。
我真正喜歡看書是到國、高中之後,因為那時在車站的補習班念書,念到很煩時,就下樓去晃一晃,附近有很多書店,讓我可以逃離課本的世界,我才因而愛上閱讀,當時看了劉墉、《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等。
我喜歡的書很廣,包括跟我學的法律、經濟有關的書。我也喜歡看散文和小說,因為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人過的日子,深刻地接收到他們的感受,對身為演員的我來說很有幫助。比如向田邦子的散文就很有味道,她寫的生活經驗,會讓我串連到小時候的記憶。
林:我讀小學時,學校正在推動讀兩本書:《愛的教育》,和冰心的《寄小讀者》,這兩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愛的教育》是小學生一整年的日記,我對裡面親情的描寫感受很深,後來我的寫作也深受影響,喜歡寫人性美好的一面,不寫壞的。不過影響我一生走向最大的書,是高中時看鄭振鐸的《文學大綱》,他主張文學沒有國界,一談到作家總是推崇備至,所以我也產生「作家崇拜」,覺得作家就像聖人,立志以後要當作家。只是沒想到後來我寫得最多的是為小孩子寫作,不是大人。
張:以前在小學課本唸到林良老師的文章,覺得他很厲害的是,很多作家會用修飾過、很美麗的詞彙來講故事,但老師的用字很簡單,卻很能打動人。
怎麼引導不愛讀書的小孩?
林:我曾經對我的孩子嘗試過一個辦法:教她們念兒歌,再由兒歌進入到書裡頭。在她們還小時,我剛好翻譯一本《青蛙先生的婚禮》,原文用韻文寫成,我也翻成韻文:「青蛙先生去求親,帶槍掛刀像將軍,高高騎上馬鞍去,一雙皮靴黑漆漆…。」譯完我就教她們念,等到她們都能從頭背到尾,再把書交給她們,她們便覺得書非常熟悉,拿著書一個字一個字對,就這樣開始看書了。
我也贊成念文章給孩子聽。我有個外孫不愛看書,女兒向我求助,那時我正在《國語日報》寫一系列回憶童年的散文,我便要她用平常自然的聲調念給他聽,有時也叫小朋友唸給媽媽聽。到後來,每次我發表稿子時,他便覺得那些文字都有他熟悉的聲音,會自己跑去找《國語日報》來看。
張:我也想到以前媽媽買《格林童話》全集,會先拿錄影帶給我們看,我們看了覺得故事有趣,就有興趣去看書。
書籍對生活與工作的幫助
張:每次我接下一個角色時,都會去找相關職業、或心境類似的書籍來看,可以增加背景知識,在詮釋這個角色時會比較真實,也比較不容易犯錯。例如之前我演一個憂鬱症的女作家時,就看了《躁鬱之心》,作者寫她自己的親身經歷,跟著她的文字,我也把自己放在她的角色裡,好像自己親身走過這一段經歷一樣,還難過得掉眼淚。
拍《白色巨塔》時,因為劇本和原著著重的地方不一樣,原著有清楚的脈絡發展和角色心境轉折,劇本侷限於電視劇的長度,不可能把所有事情交代清楚,所以回頭去看原著是很重要的。我在裡面演一個麻醉醫師,為了瞭解她唸書的壓力和過程,我也看了一本《白袍:一位哈佛醫學生的歷練》,裡面描寫醫生會遇到的問題、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等等,我才明白醫學生的壓力,面對生命的消逝時的無力感,第一次進手術房、第一次解剖時心境上的轉折等等。所以閱讀是很必要的,書籍可以給你一些你永遠不會有的經歷,多看一本書就像多開一扇窗、對不熟悉的領域多一份瞭解,開越多扇窗,你的知識就會越豐富。
林:寫作需要看的雜書很多,例如我在寫兩隻金魚的故事《金魚一號.金魚二號》時,我就想:什麼樣的金魚才是好金魚?正好家裡有一本非常老舊的《日用百科全書》,裡面有養魚的介紹,我看了才曉得金魚的好壞要看尾巴,尾巴像舞裙一樣自然舒展開來、沒有傷損的,才是好金魚。得到這個解答我非常高興,寫起來會比較踏實。寫作會逗我去看很多平常不注意的書,譬如看了犀牛的書以後才曉得,犀牛有好多種,有的一個犄角,有的兩個,在無意中就吸收了很多常識。在《國語日報》時我也做一些行政工作,為了工作需要,會看企業經營、管理、工會法、著作權法之類的書,但我有興趣的還是歷史、傳記、心理學以及語言學的書。
在影像的年代,
給不愛看書的人的建議
張:閱讀是主動在思考,看影像時是被動在接收,這是兩者最大的差異。明顯的例子是我看《達文西密碼》,看小說時我的腦袋一直在轉,有很多幻想,但當我去看電影時,它給什麼我就接收,沒有再去思考可能的劇情動向。而且電影頂多兩、三個小時,一本厚厚的書可以看一、兩天,所以在書裡得到的厚度跟影像絕對不一樣。
林:我認為,影像閱讀和文字閱讀同樣重要、同樣可愛,如果荒廢其中一樣,都很值得惋惜。影像或圖畫的表達讓我們一下子就明白,這是它的優點,但文字刺激我們去想像、去思考,所以兩樣都不該偏廢,就像我們走路要穿兩隻鞋,一隻鞋走路總是怪怪的。
文字閱讀會讓我們的腦子有所活動,就像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文字就這樣點到為止,但桃花源有多麼美,是我們想像的。倒過來說,你要畫一片桃花林教人喊美,也不容易啊,可見腦子裡的想像,幫助我們創造了好多東西。
我記得,小時候我讀冰心的《寄小讀者》,裡頭有一篇寫她坐在小溪旁邊,把腳泡在水裡,和表姐一邊談話,一邊等著太陽下山。我看了這段文字,腦裡就想出一條小溪的場景:水一定很清很淺,溪底是很細的沙。後來有一次我父親帶我到鄉下拜訪親戚,他的院子前有一棵樹,果然就有一條小溪從樹下流過,水很澄澈,很淺很清,底下有細沙,我跳進水裡去追小魚,追完後就坐在溪邊,把腳泡在水裡,捨不得回家──文字給我一幅圖畫,讓我去找,果然找到了。
張:現在一切東西都很快,人很容易變得浮躁,看書是一個可以讓你把心靜下來、跟自己對話的橋樑。閱讀一本書,你可以找到跟自己共處的時間,好好去把這些東西消化完,不管念的是哪種類型的書,都可以得到一種平靜的感覺,因此我常常在心情很亂的時候,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坐下來看一本書。雖然越來越多人喜歡從網路得到資訊,但有種說法是,網路上得到的東西你不會真的吃進身體裡,因為那些資訊都很簡短,背後深刻的東西都省略了,只有從書裡才能得到完整的背景脈絡。
林:雖然現在有網路,但網路能給的就一點點,好處則是讓我們知道一個方向,不會迷路。現在的人很忙、很急躁,好像一顆心定不下來,不過其實利用短短的時間也可以進行閱讀,利用零碎的時間來讀,也會很有收穫。
現在年輕人也應該多逛書店,多跟書接近,也許有些書就會刺激你想去閱讀它。另外我比較著重的是,結交幾個愛看書的朋友,因為我小時候也是受這樣的朋友影響,他們常問我「這本書你看過沒有?」我說沒有,他們就做一個「差勁!」的手勢,給了我很大的刺激和鼓勵。
張:給我這種刺激的人,就是我姊姊跟媽媽。跟她們聊天時聽到不知道的書,我就會趕快去翻一下。我是一個從小就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長大要做什麼的人,但透過書,我接觸到原來不知道的領域,越看連結越多,透過書發現自己的志向,這也是一個方法。
林:我年輕時讀到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就是羅家倫的《新人生觀》。那時年紀輕,看了非常振奮,決定將來一定要做個大有作為的人。卡內基的書也對我影響很深,我看卡內基的書很早,是在初中時候,有一本書翻為《處世教育》,我記得裡面說到:人的特性之一是從來不認錯,如果你肯認錯,就很受歡迎,大家會把你當成好人(笑)。還有一本《口才訓練》,原本我很害怕在班上說話,書中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給了我很多鼓勵,因為這樣,我才慢慢敢當眾發言,能夠克服弱點,心裡覺得非常愉快。
>>>>2008/4/13 中國時報 開卷周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