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相爭,兩軍相持不下。項羽做了一張高腿案板,把劉邦的爸爸太公捉來,像豬肉一樣放在案上,向劉邦喊話:你快點投降,否則我就把你爸爸放在鍋裡煮了。

想不到劉邦回答說:當年我們一起革命,曾相約結為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爸爸,你若煮你爸爸,別忘記分一碗湯給我喝。

項羽明知劉邦胡扯,但也沒轍,只好把太公放了。

劉邦的爸爸當然不是項羽的爸爸,這既不是倫常事實,也悖於邏輯推理,它是典型的「政治語言」。

政治語言有幾點特性:

第一、 煽動性:要能把聽者的情緒挑動起來。(是啊!項羽好沒人性,居然要殺害情同「自己爸爸」的人。)

第二、 模糊性:因為它是摻水的話,不能說得太清楚。(「我爸爸就是你爸爸」?有點像,又不太像。)

第三、詭辯性:真理只有一個,歪理卻有十幾個,要能活纏死拗到底。(並非同胞手足,也未義結金蘭,但「相約為兄弟」,那就是兄弟。)

後人讀史到「分一杯羹」,往往大吃一驚,劉邦怎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劉邦怎麼說不出來,根據司馬遷《史記》所載,劉邦「好酒及色」,且又「不事家人生產作業」,根本是一個市井無賴。這種人,不重誠信,無視顏面,只要對自己有利,什麼話都說得出口。

台灣這些年,「政治語言」烽火燎原,把這個國家都快烤焦了。當家作主的選民如果再不提高警覺,不會分辨,繼續讓政客「損民以逞」,將來可能要集體殉葬。

這類語言太多了,揀幾個重要的來說:

「外來政權」:祖籍台南縣的人,當了台北市長,算不算台北人的外來政權?林義雄最近說:「外來政權並不必然專制腐化,本土政權也不必然民主清廉。」是則沒有外來政權之說,只有專制腐化和民主清廉之別。

「愛台灣」:檢驗的標準,應該是為台灣做了些什麼,而不是大言炎炎說了些什麼。民進黨曾做民調,問受訪民眾哪位國家領導人對台灣最有貢獻?結果從不標榜自己愛台灣的蔣經國,高於愛台不離口的李登輝。李國鼎、孫運璿愛台灣,替台灣賺錢;有些人說愛台灣,是愛拿台灣的錢。

「台灣優先」、「對等尊嚴」:地球上芸芸眾國,誰不把自己的國家列為優先?大陸也視他們的利益為優先。台灣肆應這樣的環境,首在努力建設,充實力量,國家才能挺立於世界,說話也才有人聽。如果國勢疲弱不振,在國際上到處碰壁,領導人又魯莽滅裂,屢陷國家於困境,且無人品誠信,不受人信賴尊重,演說稿要先送人家審查,說錯了還要受人家斥責,這往哪裡「優先」?又有何「尊嚴」可言?

「主流民意」:當局要「廢統」,謂「國統會和國統綱領違反主流民意」。根據《中國時報》事前民調,百分之卅二的人反對「廢統」,百分之廿一的人贊成;《聯合報》事前民調,百分之四十五的人認「廢統」不符合國家利益,百分之十二表示肯定。但執政者理都不理這些民意,說廢就廢了。

陳水扁總統日前接受日本《讀賣新聞》訪問時說,百分之七十七的台灣人民反對統一。這數字應是可靠的。但有多少人反對台獨,有多少人希望維持現狀,阿扁卻避而不說。

台灣「主流民意」的「主」,是「主」政者的主。

「拚經濟」、「拚治安」、「拚……」:都是大話、假話,他們只在拚權力、拚斂財、拚連任。

「政治語言」之為害,使台灣族群失和,兩岸緊張,社會不安,建設廢弛,百姓生活愈來愈困苦。人民自救救國,首要戳穿「政治語言」的荒謬性和欺詐性,以輿論和選票約束政客,要他們正心誠意回到為民服務的正途來。

請記住,劉邦的爸爸不是項羽的爸爸。說這話的人必另有圖謀。

>>>>2006/3/16聯合報聯合副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y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