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警」第一集有一句台詞值得牢記於心:不要問你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道理很簡單,它讓受問者感到錯,讓提問者看來愚蠢。所有的電子媒體新聞部都應該把這句話銘刻成匾額掛在辦公室,隨時警惕主播及現場記者,不要老在螢幕上丟人現眼。如果這句座右銘太過抽象,我建議主管單位(如果他們能了解它的真諦)直接列舉出永遠不得發問的「十大問題」並做成大字報,隨時提醒記者。

 

    上禮拜納坦來襲時在家無事,除了睡大覺以外就是收看新聞了解颱風動態,從而獲知台視一位記者因公罹難的消息。這個消息令人難過,但某新聞台主播與記者之間的對話讓人匪夷所思。主播先後問了四個問題:有沒有通知家屬?家屬心情如何?台視上下反應怎樣?有沒有撫卹金?想當然爾,記者的回答不外是:有;不甚哀戚;一片低迷;應該沒問題。我真的不曉得主播所欲為何,難道她期望的答案是:「當局不打算通知家屬,因為怕他們太高興,至於台視上下則歡欣鼓舞」?前三個問題不只涉及「沒話找話說」;若就嚴謹的報導準則而言,我們可以質疑:記者回話前真的確定家屬已獲通知、真的和家屬接觸過、真的走訪台視上下?否則記者哪有資格在那兒想當然爾地廢話連篇?此非報導,是為臆測。至於第四問題──有沒有撫卹金?──則牽涉主播對於「人命」的冷感:在那個節骨眼裡,人才剛剛過世,錢絕對不是家屬及觀眾所關心的問題。    然而,如果各位讀者像我一樣是教戲劇的,這些垃圾對話倒不失為絕佳的教材。去年空中飛人喬丹訪台時,記者與一位超級球迷的問答就是一例。鏡頭先帶到球迷越野車的內部,裡面貼滿著各式各樣與喬丹有關的商品及照片,接下來就是兩人的對談:

 

    記者:你的車子為什麼貼滿了喬丹的東西?

 

    球迷:因為我很崇拜喬丹。

 

    記者:那你是喬丹迷嘍?

 

    球迷:是的。

 

    記者:等一下就要看到喬丹本人了,你心情怎樣。

 

    球迷:很興奮。

 

    記者:有多興奮?

 

    球迷:非常興奮。

 

    表面上看似百無聊賴,但若從「潛台詞」的角度剖析,此段對話實則處處機鋒,讓人深切感受兩人內心的吶喊。他們真正想講的其實是:

 

    記者:我不知道要問什麼。)

 

    球迷:她在問什麼?)

 

    記者:接下來該問什麼?)

 

    球迷:她是白嗎?)

 

    記者:問什麼呢?)

 

    球迷:果然是白。)

 

    記者:到底要問什麼?)

 

    球迷:去你媽的!)

 

    在我近十部的劇作裡,還沒出現過如此絕妙深層的潛台詞。最近正苦思一段「活人vs.死者」的對話,試寫數稿後仍覺不滿意,或許我該請教這些記者,向他們學習訪問屍體的祕訣:請問你死了嗎?/…

 

    正不知如何作結時,打開電視靈感即來。螢幕裡,記者穿著雨衣涉過及胸的濁水走向一位落難的汐止居民,問道:「水是怎麼上來的?」居民說:「就從那邊上來的。」記者再問:「水勢很高,那一樓呢?」居民說:「當然是淹到了。」

 

    大部分的觀眾其實不在乎記者是否為了採訪甘冒生命危險大搞特技。我們只希望他們重修「訪談ABC」,不要老是與受訪者玩機智問答的遊戲。若非這樣問話不可,各位受訪者,請記住,你們應該可以要求獎品的。

 



>>>>2004/11/4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y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