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奉獻於追求烽火下真相的美國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昨天受訪時表示,做一個記者,首先要忠於揭露事實,真相遠高於效忠國家;他也感慨,近年來媒體幾乎對政府毫無保留的支持和放縱,「媒體的冷漠,成為腐敗政府最大的幫凶!」
阿奈特此行應龍應台基金會之邀來訪。他昨天接受媒體訪問時,多次勉勵國內媒體勇於挑戰官方政策、主流價值。在「媒體自由」和「社會責任」之間,拿捏的重要標準是對國家社會的意義和貢獻。記者要忠於揭露事實
他認為,「做一個記者,首先要忠於揭露事實,這個真相必須高於效忠國家、機構。」他總是告訴世人:首先他是個記者,其次才是美國人。
阿奈特感慨,當今的美國政情跟過去越戰、韓戰,甚至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從一九九○年代到本世紀初,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就是反動保守態度的興起。伊拉克戰爭帶給美國媒體的挑戰,在於政府強烈控制媒體、細膩操弄媒體,導致美國出兵伊拉克時,爆發了國會聽證作假的醜聞。
他回憶,十七年前,一位年僅十五歲的科威特護士Nayirah到國會聽證會上自訴,說她親眼看到伊拉克士兵衝進科威特市的醫院,把保溫箱的嬰兒丟在冰冷的地上任由死去;此聞引爆全美各地群情激憤,參議院最後更以五十二票對四十七票通過對伊發動戰爭決議。
政客為利益不擇手段
但事實的真相卻非如此,這個小女孩不是一般人,竟是科威特王族駐美大使Saud Nasir al-Sabaah的女兒,且她已有兩年沒回去過科威特。阿奈特憤慨,政客為了追求選票或政治利益,往往不擇手段,這在當時真是一場大災難,但媒體卻沒有深入挖掘,美國主流媒體到今天仍對此感到愧疚。
一九九七年第二次波灣戰爭,阿奈特是第一個專訪賓拉登的西方記者,當時美國政府宣稱轟炸的是伊拉克的化武工廠,但他的採訪卻發現,這個所謂的「化武工廠」,其實只是嬰兒奶粉工廠。「到了今天,未料歷史卻再度重演!」阿奈特說。
預言美對伊戰爭失敗
他指出,美國歷經了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民心的激昂憤慨,再度讓所有媒體毫無條件地支持布希軍事政策。二○○三年美軍入侵伊拉克,阿奈特曾在伊拉克電視上嚴詞說出「此戰爭計畫是失敗的。」當然引起美國政府強烈反彈,他個人也遭到NBC解職。但後來發展卻證明,他對美伊戰爭「預言」才是正確的。
阿奈特不解,整整兩年來,美國媒體對於布希政策的真偽漠然,沒有記者再去挑釁戰爭的真相。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整個過程,美國媒體全都失去了實際監督、發現問題的穿透力,阿奈特認為,這源自五大因素:
第一,過去採訪越戰並不受官方全面的掌控,但現在記者要去伊拉克卻必須經過美國國防部的申請,不但要簽下一紙長達八頁的行動合約,且任何採訪計畫都需要美軍同意,並由一位美國士兵陪同前往,限制了採訪的深度,也大大降低碰觸到禁忌和機密的機會。
美對戰地採訪限制嚴
第二,過去越戰時期為了保護受訪者而採用的「匿名報導」,到了伊拉克戰爭卻極度受限。布希政府規定,採訪美軍時若對方要求不得具名,就不得報導,不再允許匿名採訪的空間。但問題就在「所有的真話都需在匿名的保護下才得以伸張」,一旦具名,何來不受威脅的真相?
第三,原本多達四十萬的美軍解聘後,現在留守的是紊亂而未受良好訓練的人,只在維持秩序,這也造成媒體無法窺得戰爭的全貌。
第四,伊拉克政府的極度腐敗,媒體難以穿透戰爭的本質,也強化布希發動戰爭的需要性。
第五,也是當今最關鍵的因素,是美國政府、政客動輒對媒體強力抨擊,老把記者扣上「不愛國、報導偏頗」的帽子,造成媒體很大的壓力,也削弱了媒體報導的強度、公信力和影響力。
他坦承,或許現在電視新聞鏡頭所呈現出來的戰爭新聞報導,偶有流於過度強調煽情的畫面、如同電影情節般的現象;但即使是好萊塢電影,也無法真實呈現戰爭的恐怖和殘酷,更不及真實戰爭的邪惡。媒體惟有更站在人民的這一邊,從人性化的角度來思考事情、挖掘真相。
媒體是重要社會成分
阿奈特強調,所謂「第四權力」的媒體,是非常重要的社會成分。伊拉克究竟發生了什麼?人民不能盡信國務院、白宮,只能相信記者。記者再怎麼不受歡迎、招人恨,只要他拿到了事實,就比什麼都重要。
他指出,越戰時美國國會對記者很惱火,但記者對美國貢獻卻也很大,因為媒體讓政府終於相信並承認,「這是一場不義的戰爭!」
>>>>2007.04.21 中國時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