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報上看到一則新聞,明年有很多大學新生可以進入大一不分系的學程,也有人可以進入四年都不分系的學程。我不明瞭這是怎麼一回事,但是我要在此向莘莘學子提出一個嚴重的警告,小心你將來十八般武藝,每一樣都學了,可是無一精通,這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一般說來,如果一個人過分地專業,當然不對,就以電機為例,如果你對電機線路十分精通,卻完全不懂如何寫程式,一定會吃大虧的,因為現在的電機系統裡不可能沒有軟體的。以中文系為例,如果一位中文系的畢業生,完全不會看英文書,當然也會吃虧,因為很多現代的文學理論論文是用英文寫的。

不僅如此,我們每一個人,總要有相當好的普通知識,我常常看到外文系的畢業生,無法從事英翻中的工作,因為他們的普通知識實在太差了,在翻譯時錯誤百出,美國有一家著名的公司,叫做 General Dynamics,有人將它翻成戴納米將軍。而這位譯者,卻對西洋文學有很好的造詣,因為他的普通知識不夠,畢業以後的競爭力極有問題。

可是,如果我們樣樣都懂,一定可能樣樣都不懂。我見過一位家長,他要他的孩子精通五國語言,等我見到了那位學生,才發現他的中文和英文都不行。我因此勸這個孩子不要想那麼多,應該全力將中文和英文唸好,對於一般人來說,能將英文唸好,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我們都聽過機電整合這個名詞,提倡機電整合是有原因的,如果同時精通電機和機械,多麼美好,但是很多人發現機電整合以後,那位學生的競爭力反而弱了下去,因為他不能和電機系的學生比,也不能和機械系的學生比,他變成了三不像。

我仔細地看了新聞報導,發現有些不分系的學程是為了應付現代科技的需要,現代科技千變萬化,已非一個系的專業訓練所能應付,因此用不分系的方法來使同學們有彈性地選課,畢業以後可以學以致用。這種想法,最為危險。如果我們為了某種行業的需要,而設計了某一學程,萬一這個行業沒落了,學生反而會很快地失去競爭力。

我們不能在教育上炒短線,而要有「永續競爭力」的觀念,學生如何能應付千變萬化的社會呢?唯一的辦法是在基礎學問上打好基礎。我在大學的時候,學了一套真空管的技術,真空管早已被淘汰,我卻仍未被淘汰,原因是當年台大電機系給我的教育相當紮實,使我能夠很容易地吸收新的知識。儘管現代科技變化得非常快,我還能跟得上時代,完全是因為我當年的基礎學問不太差的緣故。

昨天我也看到了一則紐約時報的新聞,有關美國小學生的數學教育,有好一陣子,美國的數學老師強調學生要有創意,要能發明厲害的演算法來解決數學題目,結果是一大堆學生對數學號稱知道得極多,但是真正的程度卻極差,紐約時報形容這批學生的知識是「廣而不深」。

我擔心我們的大學會產生很多「廣而不深」的同學,他們對一些新名詞可以朗朗上口,但是禁不起問,一問就會穿幫,這種什麼都好像懂,其實什麼都不懂的同學,是禁不起考驗的。

我承認我是個老頑固,我始終認為我們不必教會同學十八般武藝,但要打好他們的基礎,用武術的名詞來說,要將他們的馬步練好,如果他們只會幾招武藝,沒有關係的,如果有需要,基礎好的同學一定會在畢業以後學新招的。萬一學生畢業,發現十八般武藝都學會了,卻無一精通,怎麼辦呢?

>>>>2006/11/15 聯合報 民意論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y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