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如同一根神仙棒,掌權者隨手一揮即可改頭換面。中正國際機場改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行政院展現空前行政效能,從陳水扁總統在凱校演講宣示更名之後,一個月不到,行政院會立即通過,機場立即換牌。

對扁蘇來說,機場更名案是最簡單不過的「重大施政」,但政府作為不能老愛搞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應思考更深層的問題:國際機場作為國家門面,我們到底要向國際社會,傳達什麼樣的訊息與意象?

我政府依據國際慣例,指全球機場均以地方名馳名全球航站,又以漢城改為「首爾」,作為中正機場「正名」的正當性。不過,「改名」只是一場「贏家通吃」的遊戲,絕對不可能皆大歡喜,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同意。

畢竟,國際機場改名為「台灣桃園」是有選擇性的,雖然壓抑國民黨統治的「蔣介石」名稱,但也凸顯日本殖民的地名色彩。因為,早期原名為桃仔園的「桃園」,是日本殖民時期正式敲定下來的地名;何以民進黨政權專挑與中正、中山、建國等有關的名稱改名,反而對松山、岡山等日本地名視若無睹?

命名、權力與國族認同,其實是三位一體的象徵。蘇貞昌走馬上任以來,對外號稱「實事求是」內閣,但不應掌握命名權之後,侷限在阿Q式「精神勝利法」的符號遊戲。

從半年前開始,行政院首度跳過內政部,自行通過三一四定為反侵略日,因中共去年當天通過《反分裂法》,要國人引以為戒;蘇內閣日前也表示,要為外籍配偶正名;最近,則是要把中正機場改名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這些都不脫玩弄「符號遊戲」的風格。

號稱「實事求事」的蘇內閣,到底做了多少實事,要帶領我們如何面對國際社會?對於他信誓旦旦要改善的治安,是否能負責的檢視。如果無法解決當前關鍵的外交、兩岸、內政等問題,何妨也改個名吧,乾脆換成為「精神勝利」的蘇內閣,如何?

>>>>2006/9/7 中國時報 特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y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